梧棲真武宮是台中玄天上帝的重要母廟,創建於清道光年間,是梧棲老街上唯一保存傳統格局的廟宇,因此被指定為市定古蹟,也是梧棲當地第一座被列入古蹟的建築物。
梧棲老街距離三井 outlet 不遠,我們假日經常跑三井outlet,今天先到梧棲參觀「梧棲文化出張所」,剛好看到真武宮的介紹看板,就順道過來看看。
梧棲真武宮的解說牌,放在梧棲文化出張所的入口處。
真武宮與梧棲文化出張所都是市定古蹟,兩地距離很近,走路不到兩分鐘,可以一起參觀。
第一眼看見這間廟時,覺得它真是小巧,兩旁還被現代房屋夾住,廟埕的空地很大。
查了資料才知道,原來當初建廟的時候,為了避開沿海強烈的東北季風,刻意把廟蓋得比較低矮,日後修建時無法擴充,但也因此得以保留原貌,成為梧棲老街上珍貴的古廟。
廟埕早期作為牛車停放的空地,所以空間大,從梧棲港上岸的戎克船(帆船)靠岸後,仰賴牛車搬運港口貨物,牛車多停放在這裡。
真武宮的三川殿屋頂沒有一般廟宇的繁複剪黏裝飾,而是簡單細緻的泥塑裝飾,造型古樸,顯現出特殊的美感。
燕尾脊兩端的螭(ㄔ)龍惹草,有降火氣的意思,牌頭上的泥塑獅頭也很可愛。
三川殿的人物插角是誰呢?很有意思。
吊筒上蓮花和牡丹花上面有雕成鳳凰和倒爬獅的豎材。可惜已經有點破損,應該要趕快修復才是。
三川殿的泥塑裝飾反映清朝至日治時期工匠的技藝。
彩繪的龍柱是為了延續使用年限,因為梧棲靠海,海風很大。木雕的螭虎團爐窗,意寓香火不斷,子孫綿延。
真武宮創建於清道光 29 年(1849年),主祀玄天上帝。
由當時的郊商蔡大聘等人籌建,早期作為地方耆老的集會所,在 1935 年的大地震有部分損壞,日治時期曾經重修,但整體保有原本閩南式寺廟的建築風格與形制。
廟裡的建材以磚、石、木為主,建材多來自福建。三川殿與正殿用拜亭連接,樑柱工法多是泉派風格。
地坪的石條、踏階和柱條等石材皆來自壓艙石,這些壓艙石材也是早期梧棲港與大陸福建地區貿易往來的見證。
拜亭的磨石子柱是民國42年重修時的作品,因為柱身被蟲腐蝕,上半部的木結構是原來的,下半部改成磨石子。
三川殿與正殿的三通五瓜,建材都是從大陸載來的杉木,結構穩固,造型典雅。
尤其是碩大飽滿的瓜筒造型,是一大特色,線條流暢簡潔。
「威昭瀛嶼」匾額是真武宮的鎮廟之寶,是梧棲發展史上的重要史蹟見證。
這塊匾額是同治 3 年(1864年)間,彰化知縣王楨及守備鄭榮為叩謝玄天上帝而獻贈,與戴潮春事件有關。
戴潮春、朱一貴、林爽文事件合稱清代台灣三大民變。梧棲因為有港口的運輸功能,成為戴潮春人馬與清廷官方必爭之地,官方佔據之後,得以在此調兵遣將、補給物資,最終平定亂事。
事後為了酬謝神明,彰化知縣及水師守備曾經敬獻六塊匾額,梧棲就分到三塊,真武宮的「威昭瀛嶼」就是其中之一,由此可見梧棲港口的重要地位。
(另外兩塊是梧棲浩天宮的「德保民生」,與萬興宮的「護國佑民」)
神龕中央是玄天上帝,又稱為「上帝爺公」。他右手執寶劍,左腳踏龜、右腳踏蛇,威風凜凜。
真武宮的玄天上帝原本是福建泉州蔡姓家族渡海來台時,從大陸請過來的分靈香火,建廟之初即刻意仿造故鄉的玄天上帝祖廟格局,原本只給族人膜拜,但隨著年代變遷,附近居民也來拜拜,因為非常靈驗,真武宮的玄天上帝遂從蔡姓宗親的家神變為梧棲地區的保護神。
左右分別是紅臉武安王及黑面大使公。
籤詩櫃。
王爺船。
馬少爺公的馬(馬少爺公沒有拍好不放上來)。
玄天上帝的總廟在南投名間鄉的受天宮,我們之前走「登廟步道」時有順訪,是一間建築雄偉、香火鼎盛的大廟,而梧棲真武宮是間低矮的海口老廟,假日午後也沒什麼人來參拜,但我卻更喜歡這種老廟的古樸氛圍。
梧棲真武宮是台中市市定古蹟,有許多可看之處,今天匆匆參訪,還有一些點沒看清楚,真武宮導覽手冊「走進真武宮」有更多詳盡的介紹可供參考。
(旅遊日期:2022.09.25)
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。
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。
用最多的夢面對未!
祝福好友天天都美麗、平安!
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。
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。
用最多的夢面對未!
祝福好友天天都美麗、平安!
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。
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。
用最多的夢面對未!
祝福好友天天都美麗、平安!
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。
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。
用最多的夢面對未!
祝福好友天天都美麗、平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