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知道全世界私人收藏最豐富的昆蟲博物館就在台灣嗎?
位於南投埔里的「木生昆蟲博物館」是一個讓人驚奇的地方,我們帶小孩來了好幾次。
園區範圍不大,有主館、蝴蝶園、遊戲區、兔子區以及咖啡廳。最大的特色就是各種昆蟲及蝴蝶,活體或是標本都有。
1. 蝴蝶生態園
進入園區後,首先來到蝴蝶生態園。這裡有成群的蝴蝶,大白斑碟、枯葉碟、無尾鳳蝶、斑蝶等等。
解說員一一介紹各種蝴蝶的特性,還會指出他們的幼蟲或蛹給大家看。
蝴蝶在春夏季節時最多,也比較活躍。
枯葉蝶,就是一種非常厲害的偽裝昆蟲。
當牠的翅膀合起來時,像極了一片枯掉的葉子。仔細看著牠,連葉子的紋理都模仿得惟妙惟肖。
枯葉蝶很容易停在人的手上。
解說員會抓一些蝴蝶給遊客觀察。像是大白斑蝶,又被稱作大笨蝶,因為很容易徒手就抓到。蝴蝶翅膀滑滑粉粉的。
2. 主館
館內有許多網籠,裡面飼養各種品種的竹節蟲。這種綠色的是「葉脩」,牠們的食物就是芭樂葉。
這些竹節蟲長相好奇特,個個都是模仿高手,隱藏在樹枝的話,根本難以被發現。
解說員把這隻幽靈竹節蟲抓出來。放在手上感覺癢癢的。
這種是常見的台灣棉桿竹節蟲,身體細細長長的,很像枯枝。停在手上感覺刺刺的。
館內有各種竹節蟲品種。
兒子很怕竹節蟲,完全不敢看。他只喜歡館內的甲蟲模型,自己在那邊看了很久。
旁邊的飼養箱有蠍子、蜥蜴、螳螂,還有古代的蟑螂!
最後,來到壓軸的甲蟲區,這裡有各式各樣的獨角仙、鍬形蟲。小孩來到這一區可高興了。
毛象大兜蟲,身上金黃色、毛茸茸的,很像奇異果,大家都好奇的摸摸看。
解說員從飼育箱裡抓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兜蟲給我們看,包括南洋大兜蟲、大黑豔鍬形蟲、長頸鹿鍬形蟲。

板子上掛滿了蝴蝶的蛹,金屬色的是大白斑蝶的蛹,特別美麗。
若時間剛好的話,還能看到羽化的蝴蝶。
人面蜘蛛,近看真的酷似人臉。母蜘蛛體型比公蜘蛛大很多,交配完後母蜘蛛會把公蜘蛛吃掉,因為公蜘蛛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。
3. 昆蟲博物館
昆蟲博物館在主館二樓,館藏豐富,有美麗的蝴蝶貼畫,還有世界各國的昆蟲標本,以甲蟲、天牛、竹節蟲、蟬、蝴蝶、飛蛾等為大宗。
二樓禁止攝影,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價值八百萬元的雌雄同體三合一蝴蝶、會發光的藍色蝴蝶、貓頭鷹蝴蝶等等。
看到館內各種奇形怪狀的兜蟲,孩子們都踴躍發問,獲得許多關於昆蟲的知識。
(圖片取自蝴蝶風網站)巧奪天工的蝴蝶貼畫。
木生昆蟲博物館是余清金先生為了紀念他的父親余木生而設立的。
余木生是日治時期台灣資深的捕蝶人,兒子余清金從小就對昆蟲及蝴蝶有無比的興趣,深入研究也廣泛採集各種昆蟲,因此發現了許多新品種的甲蟲與蝴蝶。
父子二人收藏許多珍貴的昆蟲標本,奠定了後來木生昆蟲博物館的基礎。
埔里曾經是台灣最有名的蝴蝶鎮,蝴蝶產業風光一時,余清金當時也收購了許多稀有品種的蝴蝶。
1974 年間,余清金將畢生蒐藏的昆蟲標本成立木生昆蟲博物館,藉以推廣台灣的昆蟲教育,讓大小朋友都能夠認識昆蟲、瞭解台灣的蝴蝶產業,進而推動蝴蝶及昆蟲保育,這樣的精神著實令人敬佩。
4. 鸚鵡區
園區有一隻金剛鸚鵡跟一隻白色鸚鵡。不過兩隻好像都很兇。
5. 遊戲區
以前有幾顆大球,最近沒有看到了,改成車車。
三輪車不太好控制方向,但是小孩很愛坐。
6. 兔子區
兔子區味道比較重。有小小的兔寶寶,動作很靈活,一下子就鑽到動裡面不見了。
館藏豐富的昆蟲博物館,就隱身在我們常來的埔里,是個很棒的親子景點。
余木生父子當年為台灣的昆蟲界付出許多努力,余清金更有「台灣昆蟲的活字典」、「民間昆蟲博士」的稱號。這座昆蟲博物館,不僅讓人看見他們畢生的心血,也開啟了許多人對昆蟲世界的認識與關心。
誠如他們所言,昆蟲也許不是很起眼的小生物,但卻是地球上活得最成功的生物。昆蟲在人類之前就已經存活在世界上,並且深深影響了人類的生活。
大部分的孩子對昆蟲都充滿了好奇心,也有些因為誤解、害怕而任意傷害,因此讓孩子從小就認識身邊的小蟲,培養他們的興趣與愛心是很重要的。
由於博物館成立年代已久,很多設施都比較老舊,需要汰舊換新。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資金挹注,更新及擴充館內的設施,使其存在嘉惠更多人。
(旅遊日期:2020.5.24、2020.2.15、2018.11.18、2017.3.4)
=木生昆蟲博物館=
電話:049-2913311
地址:南投縣埔里鎮南村路6之2號
營業時間:09:00-17:00 (週三公休)
門票:一般遊客120元,3-12歲孩童和20人以上團體優惠票價100元,愛心票60元,3歲以下或未滿100公分的兒童免費入園
正對面就是大型停車場。
官網連結:http://www.insect.com.tw/
相關景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