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 年 5 月 10 日

阿里山森林遊樂區|阿里山的精神象徵—阿里山神木與森林小火車的故事

阿里山的神木與森林小火車是阿里山最負盛名的資產。

神木是阿里山的精神象徵,見證了政權交替下阿里山森林開拓的血淚史

森林小火車則是台灣產業鐵道開發的歷史縮影,也是集合 20 世紀初鐵道技術的偉大工程。

阿里山神木曾經是台灣最大最老的神木, 1906 年日治時期,被小笠原富二郎技師發現,樹齡約 3000 歲,是由兩棵檜木合抱的巨木。

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後,神木屹立於鐵道旁邊,成為阿里山的地標,最雄偉的天然紀念物。

經過政權輪替,神木周邊的三十萬株檜木被砍伐光了,神木卻依然存留。

1953 年神木第一次遭到雷擊,所幸只有部分枝椏斷裂,本體還活著。1953 年 10 月為了慶祝蔣公生日,特地在神木旁邊設置「神木頌」碑文祝賀蔣公壽比神木。不料到了 1956 年,神木再次遭受雷擊,起火燃燒,因為滅火方式不當而燒死了,樹幹中空焦黑,高度也縮短了。

偉人還健在,神木卻已死亡,在當時是不可容忍的事情。林務局便在神木頂端種植幾株檜木幼苗,塑造神木還活著的假象,往來的遊客都被蒙在鼓裡。

經過數十年的風吹雨打,本已脆弱的神木在 1995 年樹幹裂開,在 1997 年 7 月一場豪雨中,不支倒地,橫臥鐵軌。林務局經過多次商議,決定將三分之一的樹幹鋸除,三分之二的樹幹原地倒放。

阿里山的千年神木,終不敵歲月摧殘,長眠於此。往事成煙,徒留無限感慨。

對許多人而言,阿里山的森林小火車只是一個過時的交通工具,只剩下懷舊的功能,沒有必要保存下來。

不過,如果稍微瞭解一下阿里山鐵道的歷史及特色,就會知道,其實阿里山森林鐵路是非常獨特而偉大的工程,具有成為台灣第一個世界遺產的潛力。

日治時期總督府委請河合鈰太郎開拓阿里山森林時,河合博士規劃以美式鐵道的運材方案開發,實際上,他想要藉著開發的名義,打造出一條世界級的登山鐵道。

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,正逢世界登山鐵道發展最顛峰的時期,1908 年法國 TMR 白朗峰登山鐵道通車、1911 年瑞士 BLS 貫通阿爾卑斯山的鐵路通車、1912 年瑞士少女登山鐵路通車至山頂成為歐洲最高登山鐵路。阿里山鐵路建造的規模及技術,都是採用當時最先進的工法,可以說是與國際同步。

阿里山鐵路幾經波折,從官營改成民營藤田組再回到官營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建造這條鐵路工程艱困,花費過鉅、耗時過久。所幸最後在 1912年底順利完工,成為當時日本及台灣海拔最高的鐵路。

神木段鐵路的折返點,左邊通往阿里山車站,右邊通往二萬平車站,可看見有高低落差。

阿里山森林鐵路具備了幾項特色,例如,獨立山螺旋線登山路段、之字形(即俗稱火車碰壁)登山路段,是亞洲最高也是最長的窄軌登山鐵道,具有獨特不可取代的價值。

尤其阿里山森林鐵路是集「森林鐵道」(為開發森林而鋪設的產業鐵道)、「登山鐵道」(最大坡度高達千分之62.5)與「高山鐵道」(鐵軌鋪設的高度超越海拔 2000公尺)三者於一身的鐵路,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,非常難能可貴。

林鐵本線於 1912 年(民國元年)從嘉義到二萬平通車,1914 年延伸到沼平車站。初期純粹以運送木材的功能為主,後來開始提供載客服務。

台灣光復後,前 20 年仍作為集材及運送物資之用,到 1960 年代開始,轉形成為觀光鐵道,可惜在 1980 年代受到阿里山公路通車的衝擊,鐵路業一蹶不振。

1997 年阿里山神木倒地,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,以及往後諸多天災人禍,鐵路本線及部分支線受到嚴重破壞,修復之路遙遙無期。

目前鐵路本線還沒有完全復駛,最遠只到十字路站,還沒有通到阿里山車站。反而鐵路支線(祝山線、神木線、沼平線)因為拜觀光風潮之賜,營運狀況比鐵路本線還要興盛。

以登山鐵道的規模去搬運木材的成本很高,可以搬運的木材體積很大,所以阿里山上最好的檜木被大量運往山下。

台灣三大林場中只有阿里山是採用這種登山鐵道方式去做,太平山、八仙山林場的開發沒有用登山鐵道,而是以「索道」的方式去集材,可以載送的木材體積縮小,但是運送效率較高,成本低、開發快速。

也因此台灣的森林鐵路只有阿里山這一條,空前且絕後。當森林開採完畢後,只有登山鐵道具有觀光價值,其他索道式鐵軌只能保留一小段,例如太平山的蹦蹦車,其餘因為受到限制而不能轉型成功。

神木火車站是一個小小的車站,有個簡單的售票處與候車亭,售票口中午休息不賣票。

神木線小火車進站了,大家等不及要上車。

上車的遊客好多,我們一直走到無障礙車廂才有位置坐。車廂內只有兩排長椅對看,空間不大,也沒有冷氣。

火車在行駛中,搖搖晃晃的,鐵軌摩擦還會發出很大的聲響,有點嚇人。

從神木車站開往阿里山車站只花七分鐘,趕緊在轉彎處拍到這張照片。

我們總共搭乘 4 次小火車,其中從阿里山車站往返神木車站就搭了 2 次。

火車從神木車站到阿里山車站是車頭拉著車廂,從阿里山車站回神木車站則是車頭倒推著車廂。這班火車剛從阿里山車站開過來,車尾先進站。

我們從神木車站搭上火車往阿里山車站,出站後馬上又買票進站,從阿里山車站搭回神木車站。

半個小時之內往返這段路程,為的就是讓兒子搭個過癮。

下車後,趁火車開動前幾分鐘,大家都在鐵軌上排隊等著跟火車頭拍照。

火車準備出發了,廣播請遊客離開鐵軌。

雖然火車不新也不算舒適,但是小孩們都搭得很開心。

我用慢速快門手動變焦,營造出他們跑很快的感覺。

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後,從 1935 年起,運輸大量優良木材到日本作為神社的建材。1937 年,日本指定「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」後,搭乘阿里山鐵路準備登上新高山(玉山)的遊客絡繹不絕,成為森林鐵路的一大盛事。

1942 年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爆發,阿里山鐵路榮景不再,加上日本備戰需要,大量砍伐鐵路沿線的木材,造成森林浩劫,這是阿里山林鐵無奈的命運。

1945 年台灣光復後,國民政府在初期仍然延續大量伐林的作業,直到 1960 年代終因過度開發,伐木產業難以為繼,開始轉為保育造林。此後阿里山鐵路便逐步轉型為觀光鐵道,如今阿里山鐵路在國人的心目中已經是台灣觀光鐵路的代表。

雖然我從來沒有搭過阿里山林鐵本線,卻因為搭乘林鐵支線而對森林小火車產生興趣。進一步瞭解森林鐵路的背景之後,我對登山本線升起了一股嚮往之心。

百年的阿里山鐵路是東亞第一的窄軌登山鐵路,海拔高度與坡度都超越世界遺產的印度大吉嶺鐵路,同時結合螺旋線與之字形兩種登山鐵道的工法,完全不輸給歐洲的知名登山鐵道。

若能夠將阿里山鐵路修復完成,進一步打造成頂級的觀光鐵道,推動使其登錄世界遺產,將使它原先規劃與建造的價值完全展現,成為台灣的驕傲,世界鐵道文化的珍寶。

0 thoughts on “阿里山森林遊樂區|阿里山的精神象徵—阿里山神木與森林小火車的故事

  1. 謝謝好友分享,介紹的很詳細又精彩!

    阿里山來過好多次,風景真的很美!

    記得第一次來阿里山是我和太太的蜜月旅行

    如今已過了40多年了!

    也是我們唯一坐過一次的森林小火車!

留言區

探索更多來自 flysonic 攝影日誌 的內容

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,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。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