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要介紹的是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菁華路線,不但可以吸取大量芬多精,還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。
路線:阿里山賓館→櫻王→三代木→香林國小→阿里山博物館→香林神木、樹靈塔、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→慈雲寺→千歲檜→巨木群棧道(一)→阿里山車站。
這一區的景點集中,園區的地圖上並沒有畫出現場的小路,但到了現場自然就會走。
這條路線輕鬆好走,緩降坡,老少咸宜。
阿里山櫻王
從阿里山賓館往下走不到 20公尺處,就可以看到阿里山櫻王。
阿里山櫻王是一棵吉野櫻,但長得沒有很壯,比我們去日本賞櫻時所看到的許多櫻花樹都還要瘦小。
但要知道,阿里山本來是沒有櫻花的,是因為近藤幸吉先生的緣故,才使得阿里山成為賞櫻名所。
日治時期 1913 年,任職於營林局嘉義出張所的近藤幸吉先生十分熱愛櫻花,希望阿里山成為「櫻的名勝」,因而向日本工人募集金錢,從日本買了 1900 株二年生的染井吉野櫻,在阿里山區廣泛種植。
時至今日,每到三、四月,我們能夠在阿里山看見櫻花綻放,都要歸功於近藤幸吉,他可以說是阿里山的櫻花之父。
這棵櫻王雖然不像日本當地的櫻王那麼巨大,但也有百年的歷史,承載著近藤先生愛花、愛阿里山的心意。
三代木
三代木是一棵三代同體的檜木。
第一代紅檜倒掉後,樹幹上覆蓋了苔蘚,250 年後成了第二代樹苗生長的良地。
第二代檜木憑藉著枯樹根的養分,逐漸茁壯。
數百年後,第二代檜木遭到砍伐,第三代檜木的種子落在樹頭上,萌發新芽,成了現在所見的第三代木。
這種三代同株的現象並不多見,阿里山這一株三代木枝葉茂盛,成了熱門的旅遊景點。
蔣公也曾經在「三代木」前留影,可見三代木的名氣確實響亮(照片展示在阿里山賓館歷史館)。
象鼻木
在三代木的旁邊,有一個渾然天成的象鼻木。
從這個角度看,真的很像一個象頭。不過因為它在名氣響亮的三代木旁邊,一般都會被遊客忽略掉。
香林國小
接著來到全國海拔最高的「香林國小」。
在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裡面竟然藏了一間國小,兩個小孩感到很好奇,可惜校園並沒有對外開放。
豎立在香林國小旁邊的指標,指出了香林神木、慈雲寺、巨木群棧道(一)等景點全部都在附近。
阿里山博物館
阿里山博物館就在香林國小旁邊,這是一座全部由檜木打造的建築物。
日治時代興建,2007年間整修,屋頂桁架的檜木還可看到烙有台灣總督府營林所的字樣,不但具有歷史意義,也見證了阿里山的開發史。
內部以森林鐵道、早期伐木史及林場保育等主題佈展。
有早期台灣阿里山地圖、檜木橫切面標本、阿里山五木標本、早期伐木集材模型、鄒族原住民文物、阿里山森林鐵道之文物模型及珍貴歷史照片。
香林神木
博物館附近就是阿里山票選出來的新神木「香林神木」,是一棵紅檜,樹齡約 2300 歲。
從照片上看不出它的巨大,只有親自到現場,才能感受到這棵神木的氣勢。
它的身形挺拔,高聳入雲,不愧為新一代的阿里山神木。
這是小孩們第一次看見神木,都驚呼:「真的好大!」
我要退到非常遠,甚至要站上後方的平台,才勉強拍攝下神木的全貌。
阿里山神木倒下後, 經由票選活動而成為阿里山第二代神木。
這棵神木與巨木群棧道(二)的 28號巨木還有一段牽連關係。這棵神木原名「光武檜」(因其發芽時間約為東漢光武帝年間),28 號巨木原名「香林神木」,後來光武檜獲選為新一代神木,並改名為「香林神木」,為了避免混淆,就把原來的香林神木改標示為 28 號巨木。
阿里山的神木中,哪一棵才是最古老的呢?28 號巨木約 2000歲,香林神木約 2300歲,水山巨木約 2700歲;所以水山巨木才是阿里山最老的神木。
不過水山巨木位在水山步道的終點,位置偏遠,造訪的人比較少,或許因此人氣較弱,沒有被選為阿里山新神木。
無論如何,神木是上天賜給台灣的厚禮,國家應該比照日本的作法,將這種珍貴的植物指定為「天然紀念物」,加以重視、保護。
日治期間,日人曾制訂「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」以調查、保存台灣的各種史蹟、名勝及天然物,此舉在當時開啟了台灣古蹟保護及生態保育之先河。
阿里山的神木年歲悠久,數量稀少,具有獨特價值,應賦予它們特殊的地位,好好照顧,使他們生生不息。
樹靈塔
在香林神木的上方斜坡上,有一座樹靈塔,祭祀巨樹靈魂。
樹靈塔建造於日治時期的 1935年,當時日本人大量砍伐千年神木,工人染病身亡或工殤意外頻傳,日人認為是樹靈作祟,因此建立樹靈碑,一方面祭祀樹靈,一方面安定人心。
在樹靈塔興建完工後,這些事故逐漸減少,阿里山居民深信是樹靈塔發揮了功效。
由於阿里山的神木都是千年歲數,因此樹靈塔的底層環狀物代表樹的年輪,一層是 500年,總共有 6層環狀物,直立的塔身象徵著樹幹。
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
香林神木旁邊有一個「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」,紀念阿里山的開發之父河合鈰太郎博士。
河合鈰太郎,號琴山,畢業於東京帝大農科大學(農學部),曾經前往德國研究西方先進國家的森林經營制度,後來擔任東京帝大林學科森林利用學的首任教授,是日本近代森林學的先驅。
在他留學德國期間,巧遇由台灣前去歐洲考察的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。琴山河合暢談對台灣森林開發的見解,令後藤新平印象深刻,因而種下日後合作的因緣。
1903年,河合博士應總督府之邀來台勘查阿里山森林資源,他認為阿里山的林相優美,蘊藏豐富,應採用美式鐵道的運材方案開發,後藤新平因此決定開發阿里山,並交由河合博士負責規劃。
後來阿里山改為民營的藤田組接手後,河合博士仍繼續受聘。在他的努力之下,阿里山森林鐵道在 1912年全線通車,開啟阿里山森林開發的新紀元。
河合博士原本希望建造一條成本高、坡度小,永續經營的世界級登山鐵道,而不是以運送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鐵道。他其實是想藉著開發森林的名義,打造一條媲美歐洲的登山鐵道。
但是因為登山鐵道的造價高、工程困難,後來總督府的阿里山作業所(營林所)採行延長速成主義,希望減少成本,坡度大無妨,因此在森林鐵造的建造期間與河合博士多有意見衝突。
到了建造中後期,河合博士不再有主導權,角色已然退居幕後。為了回收投資的成本,作業所在阿里山鐵路完工後,大量砍伐阿里山的林木運送下山。
在一次大戰期間,阿里山的森林遭到濫砍濫伐;河合博士過世後的二次大戰前,日本為備戰之需,更是嚴重破壞森林。
有些人將阿里山的過度開發歸咎於琴山河合博士,但是河合博士身為森林學者,熱愛大自然與山林,不太可能會不珍惜森林,只因在農業經濟掛帥的時代背景下,他的登山鐵道藍圖未能實踐。
1919年,當河合博士重返阿里山,看到昔日曾經古木參天的森林已消失殆盡,剩下滿地的木材待運,感慨之餘寫下這首詩:
「斧斤走入翠微岑,伐盡千年古木林。 枕石席苔散無蹤,鳴泉當作舊時音。」
後來河合博士返回日本教書,1931年於日本東京去世,留下的手稿道出許多遺憾。
其友人京都帝大文學教授為了紀念他對於阿里山森林開發的貢獻,於 1932年,在阿里山豎立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。
這塊石碑的正面文字「博」字少一點、「功」字的力寫成「刀」,據說是因為河合博士為人謙沖,不敢居功,遺言不願承受任何對他個人的禮讚,後人遵之而刻成這樣的文字碑作為紀念。
慈雲寺、慈雲觀景台
慈雲寺創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八年(1919年),原稱「阿里山寺」。
日人在開發阿里山時,覺得阿里山有如印度的靈鷲山聖地,因而建造此寺,供奉當時暹邏國(今泰國)贈送的釋迦牟尼佛。
佛像以銅鑄,內裝金沙,至今已經有千年之久。 民國 34年改名為慈雲寺。
前來慈雲寺的人不少,我當天遇到好幾位遊客攜家帶眷虔誠禮佛。
順著慈雲寺前方的階梯向下走,就是阿里山八景之一的慈雲觀景台。
慈雲寺觀景台是阿里山觀雲海、晚霞、日落的最佳處所之一。從這裡還可以遙望阿里山聚落及塔山。
在巨木群棧道(一)還沒興建之前,觀景台旁邊的步道是通往阿里山神木的最早步道。
我們來觀景台的時候,山上已經開始起霧,沒有什麼景色好看,就請女兒幫我們拍張照片,紀念到此一遊。
慈雲寺附近的繡球花盛開。
看看這個小男生的身上有什麼,竟然讓他乖乖拍照不亂動?
樹上有許多蟬,也有很多蟬殼。
千歲檜
千歲檜是紅檜,大約 2000 歲左右。
日治時期原叫作「萬歲檜」,當時日本的林務官看它的樹形好像雙手高舉喊「萬歲」(日文歡呼之意),因而命名為萬歲檜。
民國 65年,謝東閔先生認為這棵檜木只有 2000歲,不應叫作萬歲檜,因此改為「千歲檜」。
千歲檜附近有好多松鼠,引起現場小孩圍觀。
巨木群棧道(一)
千歲檜的前方就是巨木群棧道(一)的起點。
站在巨木群棧道(一),回拍千歲檜。
旁邊的涼亭是日治時期的阿里山神社,後來被國民政府拆掉改建。
從千歲檜開始走巨木群棧道(一),一路都是緩降坡,
步道鋪設得非常完好,全長約 600 公尺,以高架棧道工法興建,沿途有大約 20 棵檜木。
兒子走累了不太想繼續,女兒想到一招叫他下來走—找找樹上的蟬殼。
走在步道上,耳邊聽到的蟬叫聲漫天震響,真是不可思議,也因此到處都看得到蟬殼。
走一小段路,隨便一數就有 60、70 個蟬殼。
兒子就跟著姐姐一面走步道,一面數蟬殼,順利的走完,沒有討抱。
這兩棵巨木交錯著生長,真是特別。
想當初這些巨木都是伐木工人們認為樹形或材質不佳,沒有經濟價值而未加砍伐,幸運逃過一劫,存活到現在。
以前阿里山的原始林檜木林立,現在的檜木群只剩下巨木群棧道(一)及(二)周圍而已,真令人感慨。
巨木群棧道(一)的終點是神木遺跡,神木遺跡的對面就是神木車站(圖文:阿里山森林遊樂區|阿里山的精神象徵—阿里山神木與森林小火車的故事)。
結語
這條菁華路線,除了不能看日出之外,已經集結了阿里山最有名的自然與人文景觀。
有櫻王、神木、檜木群,可以看雲海、晚霞、日落等壯麗的自然景觀。
阿里山博物館、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、樹靈塔、慈雲寺、森林小火車等景點所拼湊出的故事,雖然訴說得片斷,已足讓人初步瞭解阿里山的歷史,鐵道的曲折以及伐林的悲歌。
走步道時,花一些時間知道阿里山的故事,是一件有趣又有意義的事情。我個人就因此對於阿里山林鐵產生興趣,進一步探索森林小火車的過去與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