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 年 5 月 2 日

國立台灣美術館看畫展—林惺嶽:大自然奇幻的光影

對於繪畫藝術沒什麼研究的我們,身處台中市區,卻鮮少到國立台灣美術館參觀。偶然間看到朋友分享林惺嶽畫展的訊息,照片裡面呈現幾幅大師的作品,其用色鮮豔豐富,主題與大自然有關,讓人一看就好喜歡,馬上決定親自來現場欣賞這個畫展。

來到國美館外圍,這張是拍攝國美館經典的角度(仿照國美館介紹圖的取景)。

國立台灣美術館的環境開闊舒適,雖然天氣有點悶熱,但是當天草皮上仍然見到許多家庭在野餐,還有人在放風箏。

林惺嶽此次在國美館的展覽名為「大自然奇幻的光影」,同時間還有李仲生與其學生門徒的作品展覽,也相當精彩好看。

美術館入口處的這個人頭雕像,引起在場好多小朋友的注意,幾乎每一個都會說:有一個人頭耶、好奇怪喔!

林惺嶽大師的畫展分為兩個展場,101及102展覽室,因為林惺嶽的畫作有許多幅都非常巨大,因此展場需要相當大的空間。

林惺嶽是台灣本土的美術大師,出生於1939年,今年已經高齡80歲了。大師早年經過戰亂,父母不幸早逝,養成他早熟又孤獨的個性,也磨練出他驚人的毅力與對藝術的堅持。他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,之後到西班牙留學時,正逢西國經歷獨裁者Francisco Franco過世後的一連串民主化運動,開啟了他對於台灣本土關懷的思考。此後他積極參與台灣美術本土化的推動,以台灣的風景為創作的核心,充分展現台灣風土的魅力。現任蔡英文總統很欣賞他的畫作,在總統府內就設有專門的廳堂展示。之前的馬英九總統也極喜愛他的畫作,亦曾經將畫作借展於總統府內。

我們首先來到第一個展場,這裡展出林惺嶽大師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物產風饒、景色秀麗的詮釋。

上面這幅「南國芭蕉王」大作,遠遠看到就令人會心一笑。大片大片的芭蕉枝葉任意伸展,從綠色的生焦到黃色的熟焦都有,層次分明,在萬綠叢中發現一點紅色的芭蕉花,真是可愛極了,真是一幅活潑的畫作。

在這個展覽室裡還可以看到許多林惺嶽關於台灣水果的畫作,很多以木瓜為主題。畫作裡面的木瓜每一顆都好大、好肥美。兒子猜想畫家喜歡吃木瓜,所以畫了許多木瓜。後來我們才知道,原來林惺嶽覺得木瓜的生命力最強,木瓜的種子隨便在什麼土地上灑下都能成長,這種特性最能代表台灣人民的韌性,因此他筆下經常出現木瓜的畫作。另外還有多幅關於芒果的畫作。女兒發現林惺嶽筆下的芒果是紫色的,嘖嘖稱奇,我想這應該是大師的觀點,以其奇幻的風格呈現芒果的多汁甜美。林惺嶽所畫的水果都是在樹上或是人的手上,比較生動,不像西方的繪畫通常放在桌子、盤子上面。而他畫的「台灣女兒獻上愛文芒果」、代表台灣理想女性的「歐瑪與貓」等人與物的畫作,在現場看了都令人印象深刻。可惜掌鏡的人被畫作深深吸引住,根本忘記拍那些水果人物的照片。

這幅激流與魚群的圖畫,兒子看得很專注。近看那些魚群不過是一坨又一坨的黑色、深藍色顏料,遠看卻像活生生的魚群,真是有趣極了。

林惺嶽早期的作品比較陰暗,題材多以廢墟、枯景為主,風格則是偏超現實,充滿沈重、肅穆的夢幻感。這次的展場沒有看到比較早期的作品。不過倒是有看到幾幅作品描述台灣戒嚴時期的氛圍,畫作裡有黑色的太陽、烏鴉、枯樹等,整體呈現黑色、灰色、白色的單一色調,十分陰暗,兒子看了直說「好恐怖、好恐怖,不敢看」。因為小孩很害怕那些陰暗的圖畫,所以我們並沒有拍照。

這幅名為「生命」的作品是幅珍貴的作品。話說在1972年左右,當時林惺嶽對生命失去了信心,一個人走在西門町的街頭,浮現輕生之念時,迎面而來余光中夫婦,詢問之後帶他到餐廳懇談,以溫暖的話語撫慰這個年輕人,給予他重生的希望。林惺嶽回去之後,就畫了這幅「生命」的畫作送給余光中夫婦,感謝他們重新燃起他對於生命的熱情。本次畫展特別向余光中夫人借展這幅未曾公開過的畫作,別具意義。

在這次畫展的策展期間,因遭逢余光中病逝,林惺嶽非常的不捨,特別將這次畫展的首場放在高雄舉辦,藉以紀念並感謝余光中。林惺嶽與余光中這兩位藝壇界的大師,儘管身分背景、政治理念大不相同,卻仍夠尊重彼此,惺惺相惜,並以各自的才華展現出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情感,其兩人間深厚的情誼,超越時空隔閡,令人讚嘆。

下面是到另一個展覽室,這裡展示的作品,多是台灣的野溪山谷、石頭風景,張張精彩。非常值得一看。

上面這幅「國寶魚巡禮」非常的壯觀,這幅畫作長12.6公尺、寬1.6公尺,多麼的巨大。數十隻櫻花鉤吻鮭,在清澈的溪流悠遊,你看那石頭及溪水的用色,真是太美麗了,不知該如何形容。

旁邊這幅波光燐燐的水色石頭,一樣讓人看得目眩神迷。

不論是前一張國寶魚巡禮還是這一張水裡的石頭,只要你仔細觀賞,都可以看見陽光穿透溪流,反射出來的光影變化,這是如何用畫筆表現出來?無法理解,實在是太特別、太絢麗了。

林惺嶽在1980年代中期之後,畫作的風格從超現實幻境逐漸轉變到台灣現實的山水題材。之後他行走台灣各地,看遍台灣的山川、河流、溪谷、海岸,完成了一系列以台灣自然生態為主題的創作,隱喻著台灣政治解嚴之後民間豐沛的生命能量。藉著描繪及詮釋台灣本土的風景,希望能喚起台灣民眾的本土意識。

這張是「台灣神木的風雲歲月」,2012年。樹木與光影的變化,用色極為鮮明豐富。

女兒很喜歡這幅畫,她說彩虹很美。

林惺嶽的畫作有渾厚的生命氣象,他用色大膽豐富,在藝術評論者眼裡,他的色彩運用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,那種色彩的調和、配色方式,已經是很難企及的奧秘。我們在現場觀看他的畫作時,對於他的用色變化之豐富,確實感到不可思議。林惺嶽藝術家的眼光,展現出他自己對於台灣風景的觀察;在色彩、光線、表現的手法上面,呈現的是一種溫暖、踏實、感性的穿透力,在台灣畫壇上獨樹一格。相信不論任何人看到他的畫作,都能體會到他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感情。

下面一連串的水邊風景,是畫家深入台灣的山林溪谷勘查後的心得。是非常具有台灣主體性的風景畫。

上面這幅「天佑花蓮」是現在展示在總統府虹廳的畫作,蔡總統會以此畫作向來訪外賓解釋台灣最美的風景在花東。(翻拍自現場螢幕播放)

上面這幅「第一道金光」是馬總統任內借展於總統府的畫作,2008年林惺嶽自己挑給馬總統的,希望馬總統能帶給台灣一道金光。

我們在展場內稍做休息,看這些美麗的畫作,覺得自己的美感又提升了不少。

展覽室裡面呈現林惺嶽的台灣風景四論:水落石出、鏡花水月、鬼斧神工、萬馬奔騰。這些是畫家親自走訪台灣各地之後,加入自我的沈思之後,分析得來的結果,展現在畫作裡。林惺嶽說,每一顆石頭都有一個故事。確實他筆下的石頭,形形色色,各自有自己的形狀、色彩,每一筆都刻畫得十分細膩。

我喜歡這幅「濁水溪」的畫作,每顆石頭都有著馬卡龍的色彩,很像一顆顆的寶石。

這幅「一條清水溪的故事」完成於2018年,就是在畫家已近高齡八十的作品。

林惺嶽自2008年起罹患帕金森氏病,因為手抖以致於創作時倍感艱難,然而,他仍然不斷督促自己,以堅強的意志力克服身體病痛,完成一幅又一幅的千號以上的油畫。看著這幅巨作,心裡想的是,畫家要用多少的時間與毅力去完成這麼大的作品,必定是出於他對藝術創作的熱情、對繪畫的堅持,才有辦法做到。這種對藝術創作的雄心壯志,並未隨著他的年紀而衰退,反而更加茁壯,令人欽佩景仰。

這次的參觀就在大人小孩一片的讚嘆聲中劃下句點。

林惺嶽說:「藝術是什麼?就是一種感動人心的力量。一幅好畫,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,會扣動你的心弦,讓你感動」。在看他的畫作時,我們確實感受到了,那種動人的藝術之美。

林惺嶽:大自然奇幻的光影

國立台灣美術館展期至2019年6月9日

週一休館、免門票


後記:

中午就在國美館內的古典玫瑰園用餐,用Panasonic 25mm f1.4定焦鏡頭,搭配EM5II,隨意拍幾張照片留念。

留言區

探索更多來自 flysonic 攝影日誌 的內容

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,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。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