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姐妹潭」是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必遊的景點。
14 年前我來阿里山賞櫻時,天氣不佳,姐妹潭一片煙雨濛濛,幽靜淒美。
今天帶著全家再來姐妹潭時,碰上好天氣,綠樹環繞碧水,潭中倒影清晰可見,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息。
我們從阿里山賓館出發,到了「受鎮宮」之後往姊妹潭方向走。
先經過「木蘭園」休息一下,這裡有搭建木棧道環繞,木蘭花的花期在每年 2、3 月。
從木蘭園出發,雖然一路都是上坡,但是林相優美,也不覺得那麼辛苦了。
途中看到「永結同心」的老樹根。
這是兩棵檜木被砍伐之後,樹根交纏在一起,形狀酷似一顆愛心。
「金豬報喜」,也是一棵被砍掉的檜木頭,長相酷似一個豬頭。
再往前走,就到姐潭了!
姐妹潭是兩個天然窪池,因為森林被伐除之後而出現的,一大一小兩池相鄰,姐潭較大,妹潭較小。
姐潭上的涼亭是用檜木的根頭作為基座,再搭上木橋和岸邊聯結。
傳說中有兩位原住民姐妹同時愛上一個男子,不願傷害手足之情,又不願放棄,只好雙雙投潭自盡,因此稱作姊妹潭。
這個故事後來被查證是假的,早期姐妹潭周圍攤販林立,攝影師為了招攬生意而捏造出來。
事實上,以前姐妹潭這一帶幾乎沒有原住民駐足。
從姐潭往前走一下子就到「妹潭」。
妹潭的湖面較小,水面靜止,攝影的重點在於拍出水中倒影。
妹潭旁邊是環潭棧道的起點。
這條環潭棧道可是採用特殊工法所搭建,使用的木材非本地木材而是南洋木,每公尺造價一萬元,因此來到姐妹潭,一定要走走看。
兒子很享受山林,不知道他看到了什麼?
走在環潭棧道上欣賞姐潭的景致。
天氣好,越來越多遊客聚集在涼亭。
1960 年以前的涼亭是簡單的木造亭子,後來因蔣公的緣故改為中國庭園風的亭子,1973 年再改為木造涼亭,經過幾次重建後變成現在的樣貌。
環潭棧道走畢,來到「四姊妹」。
這是一棵老檜木樹頭上飄來了幾顆種子,種子吸取樹根養分,一起發芽長大,成為四棵併木的奇景。
兒子走了這一大圈開始累了,我們就在旁邊的石椅上休息,一人一杯養樂多補充體力。
這棵老樹頭上面長了一些新芽,貌似老頭子頂上的幾搓毛,好有趣味。
回程我們一路下坡回到受鎮宮,好輕鬆。
這次來姐妹潭看到的是晴朗時的活潑面貌,與陰雨時的氣氛截然不同。
姐妹潭的冬季是枯水期,夏季水量較為豐沛。台灣近幾年來持續乾旱,姐妹潭的水量明顯減少,在 2002 年時曾經乾涸見底,岌岌可危。
雖然我偏愛晴天時的姊妹潭,但仍希望姊妹潭的水量能夠保持住,讓後代子孫能永遠欣賞到這美麗的景色。
每張照片都拍得很美,謝謝分享!
阿里山已好多年未再去過!
謝謝好友賞文!